国产清纯在线一区二区,九九精品专区人妻,一本无码av中文出轨人,99热这里只有免费精品

手機看中經經濟日報微信中經網微信

老鄭說匯:美元偏弱震蕩 英鎊反彈

2015年10月09日 07:41    來源: 每經網-每日經濟新聞    

  每經記者 鄭步春

  上周美國公布的9月非農就業數據慘淡之極,使得美聯儲年內加息機會大降。不過,考慮到多數美聯儲委員表態強硬,故目前仍不能完全排除美聯儲年內加息的可能。今晨美聯儲9月利率會議紀要就將公布,這顯然將會為美聯儲未來的動向提供更多指引,宜密切關注。

  美年內加息機會偏小

  美元上周五走勢開始趨于困頓,原因是市場對美聯儲年內加息預期大幅消退。不過,美元表現雖顯弱,但最近幾天并未跌去多少,顯現出一定的韌性。截至本周四19:21,美元指數暫報95.277點,大致上守在最近七周平臺稍下位置。

  造成美聯儲加息預期淡化的主因顯然是上周五公布的9月非農數據及本周二公布的8月進出口數據。

  上周五公布的9月新增非農就業人數僅為14.2萬人,大幅低于預期的20.3萬人。此外,8月份該數據亦有所下修。在美聯儲頗為重視的薪資增長方面,數據亦不佳,其9月薪資居然零增長,而此前預測是增0.2%,8月是增0.3%。9月失業率持平于5.1%,但這只是看上去很美,因就業參與率再創幾十年新低。總而言之,數據用“慘淡”形容便對了。

  禍不單行的是,本周二公布的美國貿易逆差達483.3億美元,大幅不如預期的455億美元逆差,更不如8月的418.6億美元逆差。這個貿易數據看似不如非農數據重要,但也不能過度輕視,因該數據向差時往往意味著接下來的三季度GDP數據有機會下修。

  原本美元或因上述數據錄得更大跌幅,可正巧歐元區、日本等公布的經濟指標不佳,顯著提升了上述兩個區域追加QE措施的機會,故美元仍走得相對頑強。

  當前市場一般認為美聯儲本月會議幾乎沒有可能加息,12月利率會議加息的機會不到四成。多數市場人士相信,美聯儲有望于明年上半年加息,只有少數人認為明年也不會加息。

  會議紀要將攪動匯市

  本周美元走勢還將受另一事件的影響,這便是將于北京時間本周五凌晨公布的美聯儲9月利率會議紀要,這份會議紀要會顯著左右市場人士對美聯儲加息的觀感,所以此事件可能會造成匯市的波動。

  在9月中旬美聯儲的那次利率會議上,當時美聯儲宣布維持利率不變,符合多數人預期。會后聲明及會后的新聞發布會極其鴿派,故當時美元有所承壓,因投資者彼時已認為美聯儲年內不會加息。然而自那以后,包括耶倫在內的美聯儲多名委員頻繁釋出鷹派言論,這又使投資者轉而猜測年內會加息。

  一般而言,美聯儲委員們肯定比一般市場人士更了解美國的經濟情況,所以對如此之差的非農就業數據,他們多半能有所預見。因此,其之所以口頭強硬,也只能用“操縱市場預期”來解釋了。

  現在的問題是:這樣的操縱會否于周五公布的會議紀要上延續?這暫無從得知,只能在會議紀要公布后才知曉結果。一般而言,過分強勢的美元會削弱美國的出口競爭力,加劇貿易赤字,故美聯儲過度強硬似乎也沒太大意義。

  假如這份紀要偏軟,美元平臺有可能失守,但當歐元、日元無法升值過多時,美元過分下跌機會亦不大。就圖形看,美元若下殺,下一支撐在9月低點94.06點一帶,接著是8月低點92.62點一帶。

  英央行按兵不動

  截至本周四19:21,1英鎊暫報1.5307美元,本周其僅于周一下跌,其余交易日均上漲。英鎊上漲其實始于上周五,若由上周四收盤算起,英鎊迄今已累計升值了1.4%。

  本周三公布的英國8月工業產出環比增1.0%,大幅優于預期的增0.3%,更遠遠優于7月的減0.4%,該增速創一年多來最佳水平。不過,本周一公布的一份英國服務業PMI數據大幅弱于預期,故本周數據大致互為抵消。

  造成英鎊最近強勢的誘因應不在經濟指標,而在于對手貨幣,特別是美元。美聯儲加息預期弱化是英鎊上漲一大動能,因英鎊是除美元外唯一有加息預期的主要貨幣。當美元加息延后時,英鎊的加息預期自然便轉向樂觀。未來如果英國經濟數據進一步向好而美元無啥起色,不排除英鎊加息早于美元,這是英鎊多頭潛在的機會。

  除上述因素外,英鎊走強也與一些并購案相關,因市場認為并購會階段性提升英鎊需求。

  本周有許多央行舉行利率會議,包括澳央行、日本央行,以及英國央行。澳央行及日本央行均已結束利率會議,均宣布維持利率不變。另外,日本央行并未如部分市場人士猜測的那樣追加量化寬松政策。

  昨晚英國央行結束利率會議,其以8:1表決結果通過維持利率不變,以全票通過維持既有的3750億英鎊量化寬松規模不變。上述結果大致符合預期,在上述結果出臺后,英鎊暫時稍有下跌。

  從英鎊走勢看,其續漲空間暫有限,因5月份以來,英鎊在1.55~1.59區間構成了復合頂形態,目前英鎊的上漲僅屬于形態修復,一般很難連續上漲。


(責任編輯: 向婷 )

    中國經濟網聲明:股市資訊來源于合作媒體及機構,屬作者個人觀點,僅供投資者參考,并不構成投資建議。投資者據此操作,風險自擔。
上市全觀察